close

CAK 臨床進階肌肉動力學 123

 

刷了協會的經典課程BAK BAI FMK,終於進入期待的CAK了。

什麼是進階臨床肌肉動力學呢?

 

170976554_189921836272021_2466109044337415741_n.jpg

 

簡單說如果BAK基礎肌肉動力學是由肌肉認識動作,那CAK就是反過來由動作出發去拆解出肌肉的功能,其實比較符合實際的例子。

 

CAK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完整,但又只是由基礎肌動學堆疊出的評估系統。

 

說是基礎,但其實要有扎實的基礎才能容易學得上手,如果未來有興趣上,可以先慢慢把BAK補齊,特別是對解剖學肌動學不是很熟的同學。

 

CAK1是上肢,包含頸胸肩。

處理上肢的問題,很多時候要從胸椎出發,再來也許看頭頸或是肩胛骨,很多GH關節或手肘手指的問題,根源都不在不舒服的地方。

 

CAK2是下肢,包含髖膝踝。

了解步態中人體該做出什麼動作,肌肉該怎麼用力,基本上你就懂了下肢。

 

例如步態中的承重期,髖關節會屈曲內轉內收,膝關節屈曲內轉,足踝背屈外翻形成離心的旋後,就是一般講的旋前。

 

而推進期,髖關節伸展外轉外展,膝關節伸展外轉,足踝蹠屈內翻形成旋後。

更細的向心離心先不講,但可以看出所有下肢設計的動作都有其目的,當你無法做出某些動作的時候,都會因為動力鏈的關係而放大影響到其他動作,不得不注意啊。

 

CAK3是核心區。

而真正了解脊椎肋骨骨盆的動作,才能了解核心區域的動作,例如肋骨不同方向的收縮跟擴張,骨盆的三平面動作,還有相對的耦合動作都是平常比較被忽略的,當然核心區的大重點還是呼吸啊, 很多四肢雙側的問題可能都要回到呼吸去處理。

 

真的超重要。

 

應用的流程,第一還是評估,沒有評估的處理都是亂槍打鳥。

 

例如緊的肌肉一定要放鬆嗎?痛的地方一定是問題所在嗎?

 

CAK提供了完整的邏輯思維,去幫助你增加評估的準確性,抽絲剝繭找到真正的兇手或兇手們,才能提高成功的機率。

 

接下來需要處理,如果是PT的話當然會有非常多的徒手手法可以使用,而教練其實也可以使用自己熟練的伸展,自我按摩,工具,PNF或直接設計動作訓練。

不管有沒有徒手,最後一個最重要的收尾就是要訓練,而有了CAK的評估結果,要設計對應的訓練動作也相對簡單。

 

仔細一點講,需要的能力或關卡主要有:

1 問問題能力

2 根據問問題得到的資訊,決定評估的走向

3 得到評估的結果後,決定處理的方法

4 如果3沒有包含訓練,那一定要加入相關的訓練

5 指導學生訓練的技巧跟能力,也包含示範能力

 

需要的話還要再重複一次完整的流程。

 

而就像CAK課程大綱裡的其中一項寫的,它並不是要取代任何系統。

 

在上CAK之前,我上過了KPMDNSImmaculate Dissection,也都有在交替使用,而CAK真的是一個單用就很好用,如果搭配使用,更是讓你的工具箱更加的完整,思考更全面。

 

而反過來,如果你不熟悉或不想用到評估,個人覺得CAK也是一個非常好的了解人體動作的課程,因為只有你真正了解人體的動作模型跟肌肉的協同關係,才能設計出好的訓練動作,或知道你平常的練習少了什麼。

 

跟著我上課的同學不用擔心,對完答案發現很match,而且我自己也是這樣練的,基本上三天下來的檢測很多都很好,小部分有左右落差也是合理範圍。

 

不過還是要溫馨小提醒,當要實際應用到評估技巧同時帶來好的結果,學好基礎肌動學是能讓你比較快了解到評估的原則,但後續需要的評估眼力,跟動作設計進退階的能力,還是要一起準備起來的,評估眼力靠經驗累積,動作設計還是回到基本的肌動學加專項的變化組合。

 

身為動作指導者,如何規劃安全,有邏輯有目的有效率的練習,才是正職啊,評估的能力要多夠用都是看個人,你還有轉介讓專業來的這個選項。

 

而如果你是肌動學的狂熱份子,相信這堂課一定會讓你上的很過癮,拋開人為的關節動作定義限制,回到骨骼的相對關係,探討動作產生的本質。

 

但還是再提醒一次,據說有PT上到一半就哭喊:我不要當PT啦!所以一般素人還是記得基礎補好再來哦。

 

#CAK #BAI #FMK #BAK

#kensyogalife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yoga yogi anatomy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阿肯師 Ken 的頭像
    阿肯師 Ken

    阿肯師的瑜伽隨記 Ken's Yoga Life

    阿肯師 K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