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重新連回藍芽》
其實在2015年,我的第一個接觸的墊上運動就是皮拉提斯,但輾轉數年,經過了現代的強力流動瑜伽,融入運動科學的瑜伽,動物流以及發展肌動學DNS,以及筋膜運動等各家不同的動作系統,最後終於在2020年去年又回到皮拉提斯的師資學習。
目的也很簡單,我想了解從皮拉提斯的觀點出發看到的身體動作模式該是長怎樣的,對了答案的結果也非常令人開心,原來這些元素一直存在之前的學習或教學模式中,也許只是換了不同的名稱,所以還是覺得打好基礎其實是每個人都需要的,另外一個一直以來的體認又再度浮現心頭,就是當你一輩子只會用一種方式做一種動作,其實相對是高風險的。
所以當看到動作的本質後,什麼錯什麼是對,可能要再想一下。
例如:
蹲下去膝蓋真的不能過腳尖嗎?
駝背拱腰真的不好嗎?
側平板髖不能推高嗎?
這邊留待大家思考。
如果以皮拉提斯的角度出發來看:
✅五大原則也就是DNS強調的呼吸,矢狀面穩定,即使在脊椎旋轉時,Spine Twist原理也跟tripod姿時的旋轉一樣
✅死蟲式的髖活動跟肩活動,對應到的就是DNS的3個月躺姿及變化
✅Breast Stroke可以領悟成DNS練習`習時,在講胸椎延伸帶動的elongation
✅四足跪姿的進階版變化就是Animal Flow的Beast
✅Roll down就是筋膜線的後側離心收縮
而去年的客座老師,很幸運的是有名的大師夢珍老師,而現場上到夢珍老師的課,馬上被老師溫暖又活潑的氣場圈粉。
老師分享的是足踝主題,超喜歡的。
老師一開始的開場也講的很棒,老師說動作沒有對錯,每個人感受不同,而身心學的領域很廣,她比較喜歡用身體去感受,就是由身入心的概念阿,在台下聽得點頭如搗蒜又默默很感動。
雖然氣氛輕鬆,老師信手拈來看似很簡單,但內容涵蓋了解剖列車跟DNS濃厚的底蘊,最後結合回皮拉提斯的練習,真的超棒的,也完全跟之前的學習無縫接軌。
而雖然動作很重要,但感受也同樣很重要。
想起最近課程跟同學分享的,要增加動作庫的選擇,跟增進本體感覺,根本就是同件事,原來當初已經超前部署了。
動作的學習探索,真的是無窮無盡又很有趣啊。
#Pilates
#DNS
#kensyogalif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