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《如何閱讀與理解瑜伽經 by Doug Keller

 

-來自網課心得-

瑜伽經緣自數論,但並不是完全原創,瑜伽經裡面190幾句經文裡,只有4個動詞。後代對它的研究都得加入個人的解讀。

 

但對於哲學,當然需要盡量知道真正在講的內容,但同時,我們如何去理解它也一樣重要。

瑜伽經,就是教導人可以達到三摩地,真正解脫的步驟。

 

但其實不是每個人都真的希望達到所謂什麼都沒有的三摩地,不過,透過練習的過程,我們依然可以消除無謂的煩惱,讓生活過得更好。

 

272141868_401736978423838_7231720434818265830_n.jpg

——

瑜伽練習是什麼?

 

瑜伽,是控制心念變動的練習。

Yoga Chitta Vritti Nirodhah.

 

第一章講的是專注,第二章講的是克服煩惱 (Klesha)

 

Klesha 一共有5種:

 

1 無明 Avidya

把無常視為正常。

把痛苦作快樂。

 

2 自我 Asmita

把自己的思想當作是真正的自我。

 

3 執著 Raga

一直想追求快樂的事物跟經驗。

 

4 厭惡 Dvesha

一直想逃避痛苦的事物跟經驗。

 

5 害怕死亡 Abhinivesha

害怕失去,害怕死亡。

 

五種 Klesha 造成的 Samskara,更加強化了 Klesha

這些就是我們痛苦的來源。

——

而要打破這些煩惱,需要練習。

 

瑜伽練習的兩個支柱:努力跟不執著

Abhyasa Vairagyabhyam Tannirodhah

 

Abhyasa

為了獲得心靈平靜而作的努力為練習,而當你長時間持續不斷的練習,它將變的牢固。

 

Vairagya

同時又對練習不執著,不帶慾望。

 

瑜伽經的八支也提供了瑜伽者修行的參考,透過這些修行方法,一次一次的我們對 Klesha 說不,慢慢的消弱它的力量,我們才能真正慢慢走向自由。

 

而要特別注意前面的 Yama Niyama 並不是對世界的要求,一直拿著這些戒律要求別人是沒用的,因為物極必反,最後還是會造成痛苦。

 

所以這些一樣是幫助自己消除煩惱的修持。

 

——

 

我簡單的感想:

我們常說要離苦得樂,但苦跟樂就像盪鞦韆一樣,有越多的樂,可能就會有越多的苦,想要過度追求樂跟過度逃避苦都是不可得而痛苦的,因為這就是陷入了二元。

 

而知道一切都是無常,我們的想法也不一定是真實的自我,也許可以更客觀的去看待這個世界一切。

 

正念,當下,接受也是一個重要的練習。

 

觀照自己的內心,努力但又不要過度執著,就跟薄伽梵歌說的:做好自己的天職 Dharma,但不要過度執著結果。

 

不管從事什麼樣形式的瑜伽練習,以終為始,應該是要讓自己越來越自由,心更平靜,才確定自己是走在一個好的方向。

 

而過度的要解讀瑜伽經,過度的要解釋什麼是瑜伽,可能也是一種執著,而利用其中的智慧,幫助我們得到更多身心靈的自由,也許才是更實際的應用阿。

 

追蹤 阿肯師

#瑜伽經

#阿肯師的瑜伽隨記

#kensyogalife

arrow
arrow

    阿肯師 K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