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前幾天上課的時候,剛好有學生問到了在芯瑜伽裡是怎麼看待柔軟度的呢?

剛好藉這個機會跟大家介紹一下。

 

MOV_2832_000036.jpg

 

☆柔軟度活動度定義

首先先來定義一下名詞。

Range of Motion (ROM)活動範圍。

Flexibility柔軟度。

Mobility活動度。

 

如果以人體運動解剖全書裡寫的簡單來分,活動範圍有分兩種。
一種是被動活動範圍,就是有外力幫助的關節活動範圍,就是一般講的柔軟度Flexibility

另一種是主動活動範圍,代表有肌肉作用意志控制下所產生的關節活動範圍,一般稱做活動度Mobility

 

☆如何增加柔軟度活動度

除了軟組織的延展性以外,我們的神經張力,筋膜特性,大腦的連結,肌肉力量以及整體穩定度都會影響到柔軟度跟活動度。

 

那該怎麼增加?
大家最常想到的就是拉伸,講的通俗一點就是拉筋。

但如果你對應到上面影響的因素,應該也能大概了解只有拉伸似乎是無法完美的各個擊破。

 

那芯瑜伽做拉伸嗎?

當然,就筋膜特性來講,拉伸是一個重要的練習方法。

但我們更強調精準拉伸,在對的時間點,有目的性有方向性的拉伸。

所以在拉伸之外,基於運動科學的角度出發,我們在瑜伽練習中,早已巧妙融合了赤足訓練,筋膜訓練以及功能性訓練的元素,讓訓練更加全面,除了提升柔軟度,我們更注重活動度,因為這個才是更能讓我們的練習安全跟日常生活更輕鬆的關鍵。

 

有體驗過的同學應該都懂,就是那個腳吃檸檬酸酸的感覺。

 

☆芯瑜伽下肢穩定

關於所謂開髖相關的研習,如果同學去年有參加到會發現,初階的研習課程徐老師已經正名為下肢穩定,因為有鑒於一般的瑜伽練習大家都會忽略足底的活動度穩定度,甚至足弓腳趾,而偏偏它又會一路往上影響到髖的動作,或說互相影響,所以建立一個穩定的下肢基礎是非常重要的,而更會影響你能不能安全無痛的打開髖的活動度。。

 

當然這些重點也都會在芯瑜伽的各種課程中出現,基礎拜日式強調矢狀面穩定的同時也訓練到下肢穩定,相關的髖課程不管是大眾課或小研習也都會結合筋膜訓練,足部訓練或功能性訓練等等,但當然每個老師的專長以及教學風格也不同,實際上比例也會有些不同,歡迎大家去體驗看看。

 

當然如果對徐老師全新的下肢穩定研習課有興趣,也請持續期待2020下半年的課程訊息。

 

大家教室見了。

 

#芯瑜伽 #xinyoga #下肢穩定
#mobility #flexibility
#kensyogalife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yoga yogi 芯瑜伽 xinyoga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阿肯師 Ken 的頭像
    阿肯師 Ken

    阿肯師的瑜伽隨記 Ken's Yoga Life

    阿肯師 K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