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《教學隨記》動作模式的再學習

 

由神經學的角度來看疼痛的循環,任何一個環節出錯,都可能啟動這個惡性循環。

 

而肌肉的動作是我們相對可以控制的,但控制的對不對是另一個問題。
 

172474910_204005858196952_5480732371363160951_n.jpg


 

任何動作都會有一個較佳的執行模式,在關節中軸化下執行,關節周邊的本體感覺是正常的回饋,壓力也是最平均的被分散,一旦有任何意外,身體會開始找尋另一個折衷的使用模式,而這個並不會是最佳的版本,就叫作一般的「代償」。

 

剛好有些學生經歷了這些調整過程。

 

學生A一開始來上課,反應髖不舒服腳踝不舒服,只要跑沒多久就更不舒服。開始幫學生調整動作,其實不舒服馬上減緩很多,但在還沒完全調整好前,學生都會想去試試看,但往往試太多的結果又是打回原形。

 

學到了經驗,學生也了解不能著急,最近已經反應除了不會痛以外,循序漸進的增加跑量也越來越正常。

 

學生B也有類似狀況,一開始也是一跑步非常不舒服,調整後馬上好很多,但去外面上課,一堂就中獎,中獎的意思就是馬上又痛回來,只好再趕快重新修正練習,好險很快就恢復了。

 

身體真的那麼脆弱嗎?學生可能心裡有這個OS

 

其實應該說一個動作模式正常的人,平常當然容許代償,本來就是人的自然功能之一,但已經處於受傷或不舒服的階段,身體可能已經鎖在某種不佳的動作模式,這時候任何超越控制能力的練習,都可以讓身體更惡化或是破壞正在重新學習的過程。

 

「就有點像堆積木一樣,堆完發現錯了,只好重新堆起,在還沒完成前就被搗亂,這樣永遠堆不完。」

 

所以耐心是必要的,而且如果剛好在調整期,時間長短當然因人而異,做其他有強度或動作大的練習還是要量力而為,特別是已經會讓你不舒服的課。

 

你在練習的不只有肌肉啊,是大腦。

 

#教學隨記

#教學隨記真的是隨便記

#動作控制

#kensyogalife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yoga yogi anatomy
    全站熱搜

    阿肯師 K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