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見動作的本質 (0) Intro
很多同學好奇我的學習經驗,包含為什麼要學這個學那個,以及那些奇怪的英文字母到底是在講什麼,所以想想乾脆就順便來回顧一下吧。
身為一個非傳統瑜伽老師,身上有一兩個現代化的工具也是很合理的,但不代表我是唯一正確的方向。
不過,如果剛好你也是對人體跟動作有很大的興趣,想要透過相關的學習來幫助自己跟學生,接下來一系列的分享應該能給你一些概念或是上課前的參考。
主要在練習跟教授的系統:
2015年~ 瑜伽
2015年~ 倒立
2018年~ Animal Flow
2020年~ Pilates
2020年~ 筋膜運動
所以實際上教學的形式會是以上5個系統的混合或變化,看需求。
當然每個系統的學問都很深,但一般的課甚至認證通常能接觸到的理論相對少,所以我反過來開始向其他領域取經。
講到動作的專家,那一定是物理治療師,所以這幾年我也開始在這領域找了很多相關的課上。
這其實也不是新鮮事,發現即使在上國外課程的時候,也有很多教練,瑜伽老師等等會上課,而他們其實也很清楚界線在哪,例如在不同的地區,有不同的法律規定,哪些職業是可以做徒手治療哪些不行,所以針對不能做徒手的,會有非徒手的練習方法,這也是很重要的關鍵。
而直到現在,透過向外的學習,我慢慢也能以更全面更深入的角度,去了解跟應用原本的動作系統,讓他們更有理由的被應用,而不單純只是照表操課。
個人覺得效果其實非常好。
所以接下來,會開始針對我學習過的系統分別做介紹,內容會是簡介或是上課心得的整理加上一些個人想法,當然完整內容請還是要上原本的課程才能了解。以下基本上都是所謂的旗艦課 Flagship course,所以門檻通常比較高,我也會列一下可能需要的基礎或先修課,如果有興趣的話。
但其實學很多也不代表什麼,如果自己有一兩個熟悉的思考邏輯跟訓練邏輯,那也就夠了,但這些共通的基礎,還是最基本的肌動學。
__
順序預告 (從國內的開始到國外的網課)
BAI 1/2
CAK 1/2/3
KPM
DNS A/B/C
ID 1-4, 6
FRC
PRI 3 primary courses
#看見動作的本質
#阿肯師的瑜伽隨記
#kensyogalif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