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在IG跟同學們討論:到底要先練頭倒立還是前臂倒立?
答案如果你覺得意外,不好意思,其實是前臂倒立。
Dharma Mittra 的經典動作才是「真。頭倒立」。
曾經有個非瑜伽圈的朋友問我,你們瑜伽是不是都要把頭撐地板啊?因為我看我一個學生去參加什麼200小時培訓,我看她頭撐地板在拍照,那個脖子都歪了還在那邊撐,不會危險嗎?
我當下也只能給一個無奈的微笑。
撇開傳統,畢竟頭跟脖子是脆弱又重要的身體部位,很多重要神經跟血管經過,要拿它來練習,就要有足夠的準備。
另外的問題是,為什麼?有需要嗎?沒有其他方法嗎?
一般瑜伽常在說的頭倒立,雖然頭有在地板,但其實大部分的支撐還是要靠前臂完成,要有好的支撐必須有幾個要點:
1 肩膀活動度是否足夠,彎手肘舉手是否能順利過頭,最好還不要外開太多。
2 在此肩膀活動範圍內,是否有力量支撐自己。
3 當腳開始離開地板後,身體核心控制是否良好,肩膀依然穩定支撐,這時候用牆是個好方法。
理論上要達到前3點後,再開始把頭放在地板是比較安全的做法。
而那個123,不就是前臂倒立 pincha 的練習順序嗎!
練習前臂倒立,不代表要馬上離牆在教室中倒立,如果你的觀念是一定要離牆才叫倒立,也許要考慮換一個老師。
再來,刺激頭頂頂輪是非常不錯的,但你有更安全的練習法,像是瑜伽的兔式。
而且我個人覺得它同時練到更完整的脊椎屈曲,是個被低估的好練習。
而市面上也越來越多的“頭倒立保證班”,“頭倒立特訓班”出現,也讓初學者覺得頭倒立似乎比較簡單,好像上個幾堂課就能成功,其實都是誤導。
保證班,到底是保證:
我一定可以用各種方法,撐磚塊,卡脊椎,扶你上去,任何方式讓你可以拍照。
還是保證:
你會正確的練習肩胛穩定,得到足夠的肩膀活動度跟身體覺知,安全的練習頭倒立。
哪個其實是需要時間跟耐心的,大家不妨自己想想。
而通常剛接觸瑜伽的初學者,很多基本的條件都不足,看似好像比較簡單的頭倒立,其實成功的背後,可能都是犧牲你頭頸穩定達成的。
當我在IG講的時候,也很多人回想自己練習的過程,才驚覺自己以前也是這樣消耗身體走過來的,但重點是你不需要經歷那些風險。
不過一樣,這是我個人看法跟教學的邏輯,了解風險,每個人的練習狀況跟身體條件都不同,做出自己的選擇,也是一種練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