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【關於人體的平衡系統】

 

分享一下人體平衡系統如何工作,以及我們如何能夠簡單的訓練他們。

 

圖片1.png

 

人體的平衡主要由三個系統共同合作完成。

 

1 前庭系統 (節錄自wiki)

前庭系統(英文:Vestibular system),是負責人體自身平衡感和空間感的感覺系統,對於人的運動和平衡能力起關鍵性的作用。在大部分哺乳動物中,前庭系統和耳蝸(負責聽覺)是內耳最重要的組成部分,二者一起構成了內耳迷路。前庭系統連接前庭神經,發送神經信號給控制眼球運動的中樞神經系統,保證我們在移動時也能擁有清晰的視覺;也發送信號給肌肉相關的神經結構,使我們保持直立。

 

由於人的運動由旋轉和平移兩種方式組成,前庭系統也由兩個部分組成:半規管(感知旋轉動作)、耳石(感知直線加速)。前庭系統在解剖學上由半規管和耳前庭構成,後者在結構上位於半規管和耳蝸之間,包含了耳石,與中耳的聽小骨相連。

 

而當前庭系統出問題,常見症狀之一是BPPV,全名為良性陣發性姿勢變換性眩暈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,發生的原因可能為耳石剝離,其碎屑落入半規管中,大多為後半規管。當頭部轉動至某些位置時,這些碎屑發生位移並改變半規管內淋巴液的流動,而導致頭昏、暈眩以及眼球震顛等症狀。

 

此類問題最好求助專業的醫師或物理治療師。

 

2 視覺系統

主要透過眼睛的輸入,了解我們周遭環境的相對位置,進而幫助我們保持平衡。當然視覺的不平衡與缺陷也會影響到平衡,這也需要諮詢專業的醫療人員比較恰當。

 

3 本體覺系統

本體覺簡單來說,就是感受我們自己身體處在空間中的相對位置,包含在哪裡,要往哪裡去,以及速度,身體上有非常多的感覺受器可以幫助我們偵測身體的移動,透過這些訊息的輸入,我們身體才能夠自然的產生回饋而平衡。

 

Homunculus 皮質小人

為對應著大腦中負責該部位運動與感官功能的區域的大小,進而繪製人體的特殊方式。

 

基本上會發現頭,舌頭,手掌,以及腳相對占比大。換句話說,比例越大代表該處感覺受器越密集。

 

這個比較有機會透過良好設計的訓練而改善。

 

以上三個系統中,至少要有兩個能夠運作正常,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才能保持平衡。

 

我們如何透過訓練強化人體的平衡系統?

 

1 本體覺強化

就如同皮質小人的敘述,透過四足支撐類型的練習,我們可以把身體本體感覺受器豐富的部分與地板接觸,不管是靜態的穩定或動態的移動轉換,我們都在刺激身體的本體感覺活化,練習平衡,像是 Animal Flow 類型的練習,其實真的是非常好的開始。

 

2 站姿穩定

透過髖膝踝,甚至赤足訓練,實踐在單腿站,分腿蹲,深蹲等等,我們在肌肉骨骼系統跟動作控制做訓練,一樣可以強化站姿的穩定能力。

 

3 視覺的挑戰

在良好的動作控制基礎下,我們可以嘗試閉眼睛做動作,在SFMASLS,也有閉眼睛的測試版本,同樣也是強調沒有視覺輔助下,我們其他兩個系統合作的表現是否正常,經典的影集像是夜魔俠,他沒有視覺的幫助,卻開發出更強大的本體感覺,才能夠打擊犯罪。

 

而這些都是人體動作的重要基礎,分享給大家。

 

#平衡系統

#前庭覺 #視覺 #本體覺

#kensyogalife

#阿肯師的瑜伽隨記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阿肯師 Ken 的頭像
    阿肯師 Ken

    阿肯師的瑜伽隨記 Ken's Yoga Life

    阿肯師 K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