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延伸上一篇主題,其實想起多年前就有看過類似的文章,所以把它找出來,現在再看依然覺得滿有趣的,當然有更新的資訊我們也持續關心摟。


參考文章

Fascia Myths and Fascia Facts

 

1.jpg

 

 

#筋膜的迷思與事實簡單摘要

 

#迷思1 按摩球等按摩工具可以破壞筋膜的沾黏,結節跟疤痕組織

看來不是。組織的改變其實是來自於神經系統的作用。

參考文章就是來自於筋膜大師 Robert Schleip

Robert Schleip, “Fascial plasticity – a new neurobiological explanation: Part 1”

Fascia and the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appear to be intimately connected. A change in attitude in myofascial practitioners from a mechanical perspective toward an inclusion of the self-regulatory dynamics of the nervous system is suggested.

 

#迷思2 我們身體感到疼痛是因為筋膜有沾黏,結節跟疤痕組織

不一定。疼痛是一個複雜的問題,簡單說它是來自中樞神經的輸出,而不是周邊組織的輸入,所以有沾黏跟疼痛不是完全可以一對一相連的。

 

#迷思3 我們組織會缺水,所以滾滾筒可以讓它重新充水

這邊作者是打一個問號,原因是她當時無法發現一個可以讓她相信的強烈證據。她也提出如果按壓就可以補水,那我們常坐在椅子上所以臀肌就會很有水分嗎?

 

另一個思考的點是,多少的程度算有,作用時間多久?

我手邊有一個實驗資料,Klingler2004年的發表。

把組織做6%的伸展長達15分鐘,發現在伸展結束後,重量減少了11%(可能來自脫水),再過30分鐘,只減少0.3%,過一個小時,0%(原本重量),但在3小時候增加了3.6%(水化與更新)

似乎是一個水合的證據,但是回到實務上,一般人的操作不會長達3小時,所以這也是一個大家可以持續關心的方向。

 

#回到實務(來自原文的連結影片)
Mobility Myths with Dr. Quinn Henoch | Foam Rolling | JTSstrength.com

 

簡單摘要

藉由外力改變筋膜的實驗是從動物開始,而且是用人類體型使用的工具。然而後續發現同樣的實驗作用在人體上,大概要有數千磅的力量才足夠產生1%的的撕裂,所以看來不是短時間的結構改變造成放鬆效果。

 

但為何我們使用滾筒卻真實有效?原因是來自於神經生理的反應。

 

一個常被問到的問題就是,反正有用就好,幹嘛要探究原理?

因為我們知道原理,才能夠正確有效的應用。

 

作者說常在健身房看到很多人花了2030甚至45分鐘滾滾筒(這是影片作者三年多前的觀察),從頭到腳,這看來不是最有效率的方法,因為某個部位短暫的改變會因為你在滾其他地方的時候又回到原點,這時候你又必須再做一次。

所以如果你知道原理了,也許你會使用20-30秒去滾滾筒,然後接著馬上進行輕負重訓練,再回來滾滾筒,再增加重量,等等。

 

#結論

科學研究日新月異,如果大家有看過一個關於飲食的影片就會懂了。
 

This Is Why Eating Healthy Is Hard (Time Travel Dietician)

 

曾經的真理教條,很可能很快就會被新的研究推翻,但我們並不會因為這樣就逃避追求真理跟討論,相對的應該是保持著一個開放的心去學習,實驗的精神去驗證。

 

最後附上Wiki上關於科學的解釋:

科學(詞源為拉丁文「scientia」,意為「知識」)是一種系統性的知識體系,它積累和組織並可檢驗有關於宇宙的解釋和預測。

科學強調預測結果的具體性和可證偽性,這有別於空泛的哲學。

科學也不等同於尋求絕對無誤的真理,而是在現有基礎上,摸索式地不斷接近真理。

故科學的發展史就是一部人類對宇宙的認識偏差的糾正史。

 

#Xinyoga #芯瑜伽 #anatomy #fascia #yoga #yogi #kensyogalife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fascia
    全站熱搜

    阿肯師 K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